您好!欢迎来到全球经济治理和企业发展数据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球经贸 > 热点关注
热点关注
诺奖得主James MIRRLEES:全球经济治理需要加强合作
时间:2018-01-02     来源:金融界

金融界网站讯 2017年12月8 -10日 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在海南•三亚海棠湾保利瑰丽酒店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全球治理挑战与中国角色”,金融界网站全程直播此次盛会。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ames MIRRLEES发表《全球经济治理》主旨演讲。他表示,各国之间的合作可通过达成一些长期的协议,这些长期协议可以减少贸易的限制,能够让经济受益。比如,设立各种各样的自由贸易协议,就是减少关税,让我们能够更方便的在价格不改变的情况下,让货物更轻松的进行国际之间的交易。

在James MIRRLEES看来,创造自贸区,可能会伤害这个区域以外的经济体,因为这样的话,你和贸易区之内的国家没有协议就无法享受优惠。还有一个问题被忽视了,那就是还可能伤害那些部分加入自贸区的国家,使需求国没能与最合适的供应国进行贸易。另外,我们也需要考虑一下在短期政策上的协作,比如政府预算收支。在经济衰退当中会有赢家也会有输家,比如中国在2008年的大规模的财政刺激,造福了很多其他的国家,都从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中获益,在某种程度上,减缓了经济衰退为其他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James MIRRLEES表示,我们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就成本、就贸易、就自贸区进行谈判,来达成一定共识的。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汇率方面进行一定的合作和良好的监管。同时,在全球金融治理方面,也进行合作。

以下是演讲全文:

James MIRRLEES:大家早上好,恐怕我没有办法成功的在主持人讲的所有议题当中做出很有用的建议,但是我觉得这些议题是非常好的。我今天要讲的是全球经济治理。全球经济治理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各国之间在经济一体上有些合作,在我最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意识到,要讲不同的国家合作的方法可以讲一整天,怎么一个合作的机制,比如IMF。

我会泛泛讲一讲各国之间的合作,通过达成这些长期的协议,能够让经济受益。比如说,这些 长期协议可以减少贸易的限制,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设立了各种各样的自由贸易协议,就是减少关税,让我们能够更方便的在价格不改变的情况下,让货物更轻松的进行国际之间的交易。另外,我们也需要考虑一下在短期政策上的协作,比如政府预算收支,大家可能觉得这个比较技术,我会花一点时间讲一讲,在最近还没有完全结束的经济衰退当中发生了什么?在这样的衰退当中,很多人都因此而受苦,总是会有问题出现,那就是到底谁真正受益了?在我们做出一个决策的时候,谁真正受益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会有赢家也会有输家,我想要看到的是,希望各国能够比现在更多的、更进一步的推出一些系统性的方法,能够弥补受害方或者输家,特别是在他们推出一些本土,或者区域性、国际性经济治理框架的时候。

就大衰退这个议题而言,不知道对中国的人民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其实整个亚洲地区并没有非常直接的受到大衰退的影响,而大衰退在美国和大多数的欧洲国家,都是非常非常严重的。我想我们可能到了黎明前的黑暗,在很多国家,特别是欧美的很多国家,失业率非常高,而且经济产出下降,增速也下滑。现在有很多全球的人民,都发现自己没有了工作,因此他们没有很多的收入,也没有很多津贴。我将会非常直接的谈一谈,会不会有一些更好的治理的方法,更好的国与国之间的合作,特别是针对经济一体方面的合作,能不能够防止经济衰退再次发生?能不能够避免下一次这样的衰退?

问题的起初是金融危机,当时资产泡沫破碎,中国并没有特别多受到这个金融危机的影响,泡沫破灭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价格上涨。比如温州,我们看到了房价暴涨,在城市当中的其他地产价格也暴涨,但之后价格又突然暴跌,这样的话,价格大幅度的缩水,有一些人是没有受到这个影响的。在这样的危机当中,出现了一些倒闭的现象,一些银行倒闭了,很多人损失了在银行当中的存款。也有一些对银行发起的救助行为,比如在英国,政府就救助了一些大的银行,使得这些银行免予倒闭破产的命运。

当然,金融行业是一个得到高度监管的行业,我指的是金融行业会给需要大项目融资的人提供资金,他们通过银行安排资金,或者通过一些专门的投资银行,或者其他方式,这些行业都是受到监管的。衍生品是金融行业当中技术比较高的,有很多机构,特别是有很多的富人,把很多钱投在金融衍生品当中,当然他们起了各种各样的模糊的名字。总的来说,它们是非常复杂的一种产品,把其它的资产捆绑在一起销售。其中有一些衍生品,一开始就被叫停了,而有一些应该是叫停的,不应该被允许交易。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评级机构说这些资产是非常有价值的,他们认为在市场当中购买这些衍生品是很好的投资,其实这些评级机构工作没有做好。

有些金融机构得到了救助,特别是美国政府对于这些金融机构的疏困。美国是最早被危机所影响的,美国最早经历了金融危机,美国的存款和贷款机构遇到了严重的问题,他们也被政府救助了。他们本来应该被惩罚的行为没有停止,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管做什么最后政府都会救自己,养成了这种坏的习惯。我认为,用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能够解释为什么这种系统出了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就是支出减少了。投资、消费者的支出都下降了,这是因为个人的财务损失和失业,比如你去工作了,花的钱就少了,这样就导致消费者的支出少。因此企业的收入就下降了,然后他就会解雇工人,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港口停的船没有货可运,港口的工人也失业了。这些都是非常明显的迹象,告诉你衰退仍然在持续之中。

政府部门加大支出,下调利率,做一些事情来拯救经济。此前,还讨论过应该如何行动,但对于需要采取哪些行动,并没有达成什么共识。特别是在政府支出方面。谁来支出?都没有确定。我们应该让民众相信,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有市场需求的,传统的正常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衰退之后会继续呈现,怎么能够让民众相信呢?创造需求。比如通过减税创造需求,有些国家能做,但不情愿。必须承诺,如果有必要会继续采取措施刺激需求,继续消化产能。一个国家的支出可以为其他的国家创造需求,中国在2008年的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就是这样的一个良好的例子,造福了很多其他的国家,都从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中获益。我现在没有数据其他国家到底获益了多少,但肯定是在一定程度上造福了其他的国家。当然,中国的刺激计划并没有完全的扭转衰退的局面,但在某种程度上,减缓了经济衰退为其他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还有一些国家本来有能力,但没有做。大多数国家做的还非常不够,比如德国,他本来应该加大公共支出,来减缓经济衰退。但是,德国做的不够,所以衰退还在继续。很多国家在当时增加支出的话,债务会大幅增长,通过债务的扩张来刺激经济。有些国家,以德国为首的国家,担心通胀,认为本国的产能并不过剩。在欧盟的各国政府支出并没有增长,除了英国,但英国也是比较缓慢的。因为迅速增加开支不太可能,而美国国会当时也并不希望扩大赤字,所以只是扩大了一点点的政府支出,得过且过。政府的需求本应该扩大,特别是德国,这就是我的主要意见。这些需求应该是投往那些失业率高的成员国,比如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因为这些国家在衰退期间没有扩大支出,就会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那些本应该受益最多的国家却损失最大,而他们的能力却少最小的,也就是自己帮不了自己,需要别的国家帮助他们。比如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或者地中海沿岸的国家。需要他们降低成本,本来本币贬值是最好的途径,当你的本币贬值的时候,货物的竞争力就更强了,来你这里旅游的人就更多了。但是,他们都用欧元,所以无法做到。在大部分欧盟国家因为使用的是欧元,无法将自己的货币进行贬值,因为欧元并不是本国政府所控制的,所以就无法减缓经济萧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就不同了。

欧盟现在考虑在财政方面进行合作,比如政府税收和支出,希望这种讨论会有实际成果,很多成员国担心,因为德国的影响。欧盟联合的财政政策会侧重于避免通胀上升,而不是创造就业,因为德国主要关注的就是避免通胀。我们都知道,就业才是人民最关注的问题。在德国内部,这个问题也是有争议的,在侧重避免通胀上升和创业就业之间,这个问题大家还在谈。但是,欧盟必须要达成共识,这是一个典型的欧盟官僚问题。另外,欧盟也成为货币联盟的反面的例子。“欧元之父”蒙代尔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当时说的没有错,他说汇率浮动的货币给投机和泡沫创造了空间,这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他希望用薪资,而不是用汇率进行调整。在欧盟内部有用薪资调整的方式,但因为凯恩斯的原因,收入下降的时候人们的花费就少了,这样就造成恶性循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欧盟只有一个货币的时候,也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就像我刚才讲的一样,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因为一旦发生危机后,也许中央集权管理汇率是一种出路。当年缔造欧元的时候,我们把汇率设错了,问题并不是在系统统一的欧元区本身,而是在汇率的设定上出错了。在新的制度建立之后,经济学上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所以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很多人认为,如果组成一个自由贸易区,参与的国家都会得益,所以,我谈一谈贸易协议的问题。创造这样的自贸区,可能会伤害这个区域以外的经济体,因为这样的话,你和贸易区之内的国家没有协议就无法享受优惠。还有一个问题被忽视了,那就是还可能伤害那些部分加入自贸区的国家,使需求国没能与最合适的供应国进行贸易。主要的问题,在自贸区之内,不管是什么样的自贸区,在设计的时候没有一种机制能够补偿因为自贸区而蒙受损失的成员国。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形成一个自贸区,其中的成员国全都会得益,但我认为这种说法夸张了。在自贸区之内,财富和收入肯定是有所转移的,比如从一些富国转移到穷国,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受益。有些成员国或者有些地区肯定会蒙受损失,这就造成了问题。当然了,把这些国家组在一起,肯定会产生问题的。我的一个朋友,也是一位教授,他认为在自贸区的一些成员国是完全有可能遭受净损失的,所以,这种加入自贸区就能够全体成员受益的说法是不对的。

有意思的是,在欧盟的自贸区形成之后,的确形成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转移,帮助了那些比较落后的国家经济增长,我非常反对英国脱欧,我也投票反对英国脱欧。但是,这个脱欧看来肯定会实现了,因为欧盟是极少数很好的例子,能够在成员国之间重新分配财富,在其他类似的大经济体中,很少能够看到省与省之间的财富转移。所以,欧盟在财富再分配方面,在帮助不太发达国家方面,做的还是很好的。

好,我刚才简要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观点。现在总结一下,我想说,的确我们是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就成本、就贸易、就自贸区进行谈判,来达成一定共识的。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汇率方面进行一定的合作和良好的监管。同时,在全球金融治理方面,也进行合作。所以,基于我们现在已有的体系和国际机制,应该在税务和公务员支出方面进行协商,问题在于如何做,但这个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谢谢大家!

COPYRIGHT@1977-2016 BY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六号 邮编:100029
京ICP备13027772号-4